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情况的分析显示,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就业、科学和技术、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具有重要的乘数效应。

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工业产能的结构和地域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的快速波动、不同的经济政策偏好、全球产业链的演变以及数字技术的巨大发展,都导致了全球工业经历了非常重大的调整。无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在同步发生。

作为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东亚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以中国的工业化为例,可以解释东亚的崛起历程——自2010/2011年以来,中国开始雄踞世界最大工业生产国位置。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创造了亚洲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此后,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丰富了有关经验,也使国家在整个二十世纪实现了成功和可持续的整合。

虽然不同国家间具体情况存在差异,但“国家支持经济发展”是各国参与全球分工并实现产业追赶的关键因素——国家促进了工业(制造业)、贸易和创新之间的资源协调和整合。在早期阶段,政府支持“进口替代”的工业化,以国内商品和服务代理外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后来,“出口导向”的工业化也得到支持,以利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亚洲的发展模式,被日本的赤松要(Akamatsu)在1930年代描述为“雁行模式”。该理论的主旨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因此在贸易圈中势必存在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这同时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动力。

东亚恰好具备了这个条件。日本是“有制造业工厂完整配套的发达国家”,属第一层次,它有先进技术,工业发达,资金雄厚,居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地位;“亚洲四小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属第二层次,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企业,是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雁身;东南亚各国是从农业起步向发展出口型工业方向迈进的一些国家,属第三层次,有资源、劳动,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东亚经济发展中充当雁尾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