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莫迪上台为何对华趋于强硬 印度感觉被掐脖子要抗衡

新浪综合 2017-08-20 15:30:00

  媒体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七十年前(1947年8月15日),印度从宗主国英国手里收回主权,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分为二: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

  授权处理这一事务的路易斯?蒙巴顿(Lord Louis Mountbatten)于1947年3月抵达新德里就职英属印度副王时宣布:“作为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我将充满自豪地完成我的使命”。出乎他意料的是,此时的印度,宗教和民族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被人形容为“一艘被烈火吞噬的船”(ein Schiff in Flammen)。

  印裔英国导演古丽?查夏(GurinderChadha)拍摄的新电影《印度之星》(德文:“DerStern von Indien”;英文:“Viceroy′s House”)从三个层面生动讲述了印度独立的艰难过程:宗主国对自己权威式微的无奈和放权之后的战略铺垫,印度各派对独立的渴望和彼此毫不妥协的固执,普通百姓为政治精英的博弈和宗教派别的争斗所付出的血泪代价。

电影《印度之星》海报

电影《印度之星》海报

  影片把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再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孪生兄弟在“呱呱坠地”前的阵痛过程。最发人深思的是“印巴分治”这个结果背后所隐藏的地缘政治考量:博弈大师英国首相丘吉尔早在二战结束前便拟定了将英属印度一分为二的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的“印巴分治”与其说是《蒙巴顿方案》,还不如称之为《丘吉尔计划》。其真正目的是,利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传统矛盾,私下许诺殖民地内占少数的穆斯林独立建国,以此来牵制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所引领的印度,封堵当时苏联南下印度洋的计划,确保西方在中东的石油生命线畅通无阻。

  这部由当年的宗主国和殖民地联合拍摄的电影,既有“好莱坞”的大片风格,又有“宝莱坞”的艺术风韵,非常值得一看。加上该片上映时,恰逢中印严重的边界对峙,使这部影片多了一层现实意义。

  印度的历史遗产及其影响

  当年的“印巴分治”乍看是蒙巴顿迫于无奈而启用的一个应急方案,实际上却反映了南亚次大陆孕育了数千年的宗教、文化和政治大分裂。

  公元前1500年左右,外来的雅利安人文明与本地的印度河文明相撞后产生了“吠陀文化”(Vedicculture),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吠陀教在“种姓社会”体系的护佑下演化为后来的婆罗门教;到了孔雀王朝,别特是阿育王鼎盛期(公元前三世纪),种姓制度(Castesystem)带来的不公平使婆罗门教颇受争议,以佛教和耆那教为代表的各种“沙门思潮”随之兴起并广为传播;公元八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入侵,伊斯兰教进入印度的两河流域,佛教由兴变衰,婆罗门教复苏;公元十二世纪,来自今日阿富汗地区的突厥人一度成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新主人,其建立的伊斯兰“德里苏丹国”后来又在蒙古帖木儿帝国的进攻下走向衰落;公元十五世纪,随着大航海时期(地理大发现)的开启,印度便成为西方海洋强权和冒险家追逐的富庶之地,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也被称之为“西印度群岛”;公元十六世纪,帖木儿曾孙巴布尔攻灭“德里苏丹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建立了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莫卧儿”意即“蒙古”);大航海在带来大贸易(亦可谓第一波全球化浪潮)的同时,也开启了血腥的殖民掠夺:1757年,莫卧儿这个泱泱帝国在普拉西战役中败给不列颠的一个伦敦商人联盟——“东印度公司”,开启了印度长达两百多年的被殖民历史。

狂踩
(43)
67.2%
点赞
(21)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