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防万一,课题组与黄令仪商量后,决定做两款芯片。其中,黄令仪负责的1B为确保型,以打通全部流程为目标,要求不太严苛。另外,胡伟武主持的1C是力争型,时序、面积等标准要求较高。

然而,1C在流片时扫描链没有接出来,胡伟武迅速作出决策:人工修改。过程中,研发人员一个个疲劳得面色苍白、眼睛充满血丝,但在嘴唇还有一点红色的情况下,依然抖擞精神“战斗”。

研发芯片是一场长征,而长征需要信仰。胡伟武是毛泽东铁杆“粉丝”,自称“毛毛虫”。他的上装经常别着主席像章,会议室里放着主席塑像。他说,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搞研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

科工力量:联想要战略补贴?先看看中国计算机先驱“革命”的十个故事

胡伟武的思想、行动和魅力感染着很多团队成员。这使得几十名年轻骨干怀着共同使命,激情燃烧。2002年8月,中国第一枚通用CPU“龙芯1号”成功发布,终结了计算机产业多年“无芯”的尴尬历史,开启新纪元。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

08

在海湾战争和北约入侵科索沃时,美国的电子信息战瘫痪了伊拉克、南联盟几乎所有网络通讯系统。虽然没有证据说明微软等公司可能提供某些后门,但这种情形还是让中国政府为之一震。

当时的信产部、科技部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一旦与美国闹掰,国家信息安全将面临怎样的威胁?中科院软件所副所长孙玉芳也上书国务院,一再强调“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2000年,在孙玉芳牵头组织下,中科院软件所和上海联创,合资成立了中科红旗公司,推出红旗Linux操作系统。同时,他还创办了红旗中文2000,推出Red Office办公软件。

科工力量:联想要战略补贴?先看看中国计算机先驱“革命”的十个故事

从布局的两大产品来看,中科红旗对标微软的目的十分明显。而仅仅成立一年时间,它不仅挖走了微软和甲骨文的技术骨干,还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采购中,一举击败微软拿下操作系统订单,一战成名。

紧接着,中科红旗“趁热打铁”,在全国设立100多家培训中心,培养出1000多名红旗认证的linux工程师。另外,中科红旗还与PC硬件厂商,达成超过100万套供货协议,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Linux操作系统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