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理论上说如果能有水,可以容纳1到2亿人口,关键问题是谁愿意移民到这个地方去呢?你总不能强迫1亿2亿人去艰苦的大西北去生活吧?这不仅得提供有效的经济活动,而且要提供至少不比移民者原来更差的生活环境才行。难道又要先花费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投资进去?

3. 创造经济落差

根据我在《科学经济学原理》中的论证,任何经济过程都是差价交换,而不是等价交换。只有存在经济价值的落差,才有可能使经济要素有内在流动的经济动力。人们只会流动到价值更高,或成本更低,并且满成比更大化的地方。

例如人们愿意从农村移民去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是因为能找到薪资更高的工作,获得更多城市的公共资源。工业生产不断在国家或区域间发生转移,主要促动因素是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如果不存在这些经济落差,有几个人会愿意移民到大西北去?不仅不会,甚至很可能是会反过来,难以抑制地从大西北向中东部移民。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所有的理论可能性都只能成为一种想象甚至空想。当然,从农村移民到城市也不是绝对的,在西方城市化过程之后,又出现郊区化的趋势,其原因就是郊区住房面积可以更宽畅,居住环境可以更优美,生活成本却更低,因交通的发达,城市公共资源照样可以享受到。这是更高生活价值的落差将城市居民吸引到郊区的。

因此,一个好的开发计划必须是先要有非常好的经济活动导入,并且要有利于不断形成经济要素的更大落差,从而有爆炸性增长的引导效应和辐射效应。只有存在这样的项目作先导,才能使其他配套的东西不断跟上。

例如,红旗河工程的确是个特别好的项目,但绝对不能建立在其用途是解决大西北耕地改造和种粮食上。大型的调水工程本身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供给工业生产、服务业生产等用水上以及大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上。因为这些用水可以有较高的水价。但种粮食不仅收不到多少钱,还得永无止尽地不断给补贴和优惠,这哪儿受得了?调水工程的少部分用于种粮食可以,最好是通过设施农业用于生产经济价值较高的蔬果,但不能成为主流,尤其不能用于较大面积的大田生产种主粮和杂粮。主粮和杂粮是可以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的,而蔬果长途运输不便,成本较高。即使用于种树,种草,造人工湖,人为创造绿水青山,都不应该去种主粮。前者可以大幅度改善生活环境条件,使人们更愿意移民到这里。只要能吸引东中部地区人口大量迁徙到这里,在东部地区腾出优质土地用于种主粮,都比在大西北开发出耕地种主粮综合效益好得多。

因此,必须在大西北有大量经济活动爆炸性的出现,并且引导出现持续增长的城市人口,这样动工开建红旗河工程就很容易下决心了。一旦通过这样的过程解决了供水问题,进一步的良性循环就更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