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太阳能作为引导项目及其条件

现在,非常幸运,这种可以在西北地区实现效益极为良好的项目已经出现了,这就是太阳能。虽然人们在大热天站在太阳下会感觉阳光太强烈了,但真把它当成能量来利用时,才会体现出它是一种能量密度很稀薄的能源,每平方米太阳能在峰值时有1千瓦,平均而言只有200多瓦。又因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问题,目前在20%多点,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量更是稀薄。因此,要想获得可观的发电功率,太阳能必须要利用大量土地。如果在东部地区大量发展太阳能的话,会很容易引起与其他已经极为紧张的土地需求的矛盾。但在西北地区,能拥有的最丰沛资源就是无穷无尽寸草难生的土地,这些地区早就是发展太阳能的首选之处。这里风能资源也非常丰沛,同时配套发展风能还可以使它与太阳能峰谷之间有一定补偿,也就是晚上没太阳的时候,很可能风力发电还在继续。问题只是,如何把它们更进一步设计成完整的经济系统,而不单纯是一个发电项目。

这需要解决至少两个问题,一是这里发电很容易,但谁来用这些电呢?大西北地区现在人口太少,经济活动太少,光伏消纳能力也很少。通过特高压电网将这些电送到东部地区倒也是个办法。可是这样一来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电送走了,本地经济过程大循环也就此就断了。因为本地消纳的问题存在的困难,过去弃风弃光的问题就比较多。现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但本地消纳能力如果不能大量发展起来,通过将电送走来解决弃风弃光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能不能让太阳能留在本地消纳,同时又促进本地经济持续爆发呢?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成本。好在现在太阳能成本下降速度几乎是所有发电技术中最快的,风电成本也在不断地下降。到2021年,无论是太阳能发电还是风电,都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了。但是,我们还是有些不甘心,能不能让太阳能通过本地消纳进一步呈数量级地大幅度下降呢?因为要形成经济落差,不能仅仅是“可以平价上网”,而是要低到使其他地区的经济要素眼馋、眼红,无法克制内在的经济冲动,一定要把更进一步的经济投资转向大西北去。

这就要使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低到近乎于零才有可能。因为现在要让经济要素大量地转向大西北,需要克服生活条件差等其他价值上的落差,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源成本落差,不足以形成这样的吸引力。 这是否有可能性?回答是完全可能的。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落差并不完全是由经济本身因素形成,也可以由政策因素人为制造。这就是各种优惠政惠的引入,以人为加大经济落差。只是这种人为制造不能随意进行,也不能长期地单纯靠行政优惠来维持,它也需要遵守经济规律,充分考虑长期的投入产出比。给了优惠,最好是很快就使经济发展起来,并使经济优势很快建立。这样后续不用给优惠也可以拥有自身经济优势了。或者不是直接给钱,而是通过给政策使经济要素动起来。然后通过本地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甚至税收很快可以超过前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