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西北的太阳能生产太阳能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太阳能的生产过程及成本构成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可以创造巨大经济落差的可能性。太阳能主要的材料是多晶硅或单晶硅,其主要生产原料是二氧化硅(石英砂),也就是一种沙子,地球上多的是,成本也很低,每公斤一块钱人民币都不到。现在多晶硅菜花料的价格每公斤不到5美元(30元人民币左右),并且还在下降。用于生产单晶的致密料价格约8.5美元(60元人民币)。其中的成本主要是耗电的成本,要把石英砂在电弧炉中高温冶炼提取出冶金硅(也叫工业硅),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约每公斤13度电)。后续生产过程中,尤其从冶金硅提纯为多晶硅(每公斤150-200度电)也存在很多大量耗电的工序。用电成本占了硅片生产全过程中成本的70%左右。因此,减少生产工序中的耗电量(通过技术进步获得),或者降低购电的价格(商业和技术配合获得),都可以大幅度降低太阳能的成本。尤其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耗电量,一个技术改进一般只能减少某一个工序的耗电量。但如果将电价降低10%,相当于所有生产工序中的耗电量成本全都同时下降10%。这个降成本力度更大。

这里我们就发现一个很特异的可能性:如果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接近于零,用太阳能发的接近零电价的电来生产太阳能,就会使太阳能生产成本成倍下降。这样反过来不就是真让太阳能成本接近于零了吗?那就是说,只要你在初始阶段人为制造一个太阳能成本接近于零的发电厂,用这样的太阳能发电来生产太阳能,那不就在以后生产太阳能的成本真的就接近于零了吗?这是一次性或者很少几次通过政策就可以人为创造的过程。只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和特殊政策,就可以迅速从人为制造的太阳能成本接近于零,变成仅靠其经济过程自身的力量使成本真的长期接近于零了! 另一方面,太阳能生产本身就是耗电大户,在一开始建立这个循环后,太阳能生产本身就会把初始阶段建设的太阳能电厂发的电消耗掉了。此后通过超低的太阳能电价将高耗电的产业吸引过来,这就是相当长的时间内完全不担心太阳能发电的本地消纳问题。

太阳能的本地消纳问题业界早就注意到了,只是在过去难以找到本地消纳的途径。将高耗电产业转移到西部来消纳太阳能的思路也早就有人提出,但如果你没有相对东部地区超低的电价,谁会愿意将这些产业转移过来? 一旦实现了太阳能的超低电价,其经济价值就太大了。因为电是现在几乎所有工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成本因素。一旦在大西北存在一个接近于零的太阳能发电成本落差,大量经济活动、尤其高耗电的生产活动(如电解铝、冷轧钢等)就有天然的内在动力转移到这里。 做到这一点需要给太阳能生产企业几个配套的政策和技术措施。这些配套政策和措施仅适用于大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