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可以说,恰恰是我们的审核人员,通过删减和审核的方式,拯救了这部打着“拯救业界”旗号的电影。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

我把电影《八佰》看完了。这电影,拧巴。

为什么拧巴,就要从管虎想要拍摄一部什么样的片子说起。

王世纯: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人民不当看客以后,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反思+人性=河殇?

管虎拍摄的,不是像《布列斯特要塞》那样一个纯粹的坚守并等待胜利的故事——如果是那样,影片质感会比今天这个最终的版本要优秀得多。对于管虎来讲,他似乎想把《八佰》拍摄成一个有关看客的故事。

在访谈中,管虎对于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八百壮士”这种孤军奋战的行为是有自己看法的。

历史上,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将抗战的前途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因而在本就不适合作为决战战场的淞沪战场中白白葬送掉中央军和杂牌军几乎全部主力。在丢失大场以后,蒋介石集团为了进一步向国际联盟表达自己的抗战决心,将谢晋元的542团放在租界边上困守,妄图用国际舆论逼迫日军撤军。

但管虎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候,却将打开“八佰”的主要视角,放在了河对岸麻木的群众。管虎原话说:“那一天,三万多人在对岸看。开始盲目的看客多,随着战事加剧,都亲了,都是自己人,开始投入,开始悲悯”。电影《八佰》中的租界人民,在面对日寇入侵时,主要的表现是“看”和“急”,似乎持续了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在10月30日才刚刚开打一样。

王世纯: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电影《八佰》中的人民,在面对日寇入侵时,主要的表现是“看”

但当我们以“看客”内涵来审视这部电影时,倒能理解电影的“高潮”为何会如此的拧巴。影片在前半段中展示了极为优秀的战斗场景和战斗剪辑,但是随后影片“画风一转”,变成了一部“逃命”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没有“逻辑性”,是剧情上的硬伤。但如果我们以《鬼子来了》这样典型“反思”叙事影片作为参照物,那么这部电影在后半段的“逻辑”反而是说的通的——影片的高潮部分,无非就是“勇士死了,懦夫变成勇士也死了,活下来的都是懦夫”这样的典型叙事。

英雄的谢晋元团长屈服于特派员的指令撤退了,“瓜怂”和兵油子打了狙击也死了,先上桥的勇士也死了。最后活下来的是谁?是懦夫和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