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纯: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将整个影片的高潮寄于一场演义化的战斗,这对于一部沉重现实题材的战争电影来讲,无疑是一种黑色幽默

考虑到这些片段出现极为突兀,其战斗的糟糕逻辑和第二天白天优秀的战斗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有理由怀疑,有些片段是军事顾问临场指导的,而另外一些片段是导演摆脱军事顾问,“自由发挥”的结果。

我们可以说,《八佰》采用了一种演义化的拍摄手法,和徐克导演的佳作《智取威虎山》一样,都是在历史情节的基础上,利用艺术手法再加工的结果。或者说,《八佰》至少要在影片开头,说明“本故事基于历史事实改编”。

你不能说,符合你的价值观,电影就是艺术加工,不符合你的价值观,电影就是“战狼”。电影表现手法是客观的,《八佰》和《战狼》一样,都用了演义化的手法来描写战斗,至于这样一部自我标榜严肃纪实的电影用演义化的手法表现战斗合适不合适,那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至少管虎认为,中国的观众,就应该在这种严肃题材上看这样演义化的战斗描写。

王世纯:看完《八佰》,感觉就两个字——拧巴

整部电影中,有大概长达7分钟左右的战斗镜头足以“回本” ,剩下的……

当然,如果我们考虑“勇士死了,懦夫变成勇士,活下来的都是懦夫”这一主旨,那么剧情中不合理的桥段反而变得合理了。既然是一部需要“反思”的电影,那么影片中优秀的战斗部分反而是不需要的。

这里我们也得感谢华谊堵上身家性命的巨大投资,正是这部影片技术性的前40分钟战斗场景,尤其是第二日白天“日军三个小时打下仓库”的战斗描写,拯救了这部影片,让这部影片姑且还能披着一部“坚守”电影的外衣吸纳票房。

在八佰壮士虎头蛇尾地退入租界以后,影片就戛然而止,后面就是突兀的、当代浦东的繁华景象,确实让不少观众感觉影片缺了一点东西。

那么《八佰》缺少什么?缺少人民。乍看上去,《八佰》也可以从批评国民性入手,最终表现人民的觉醒,但在歪曲的历史、刻意对历史进程的回避以及演义化的战斗中,《八佰》只能成为一部披着朴素爱国主义皮囊的电影,难以再进一步升华了。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摆脱“看客”,成为历史的主人的空前绝后的正义战争。1938年5月到6月,毛主席总结前十个月抗战的经验教训,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系统提出了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就是人民战争,随后,人民就成为了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历史给出的正确答案,《八佰》再往后排,就要论证这个答案了,所以戛然而止是有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