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段子+导演发挥=《八佰》

回到电影本身。《八佰》目前是一部极有争议的电影,在评价中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而《八佰》评论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同于《战狼2》、《流浪地球》等票房热卖影片:后者的观点分化主要源于观众意识形态;而《八佰》的观点分化体现在观众对于历史和军事常识的熟悉程度上——越熟悉历史,越对国防知识有基本的常识,那么对《八佰》的评价往往就越低。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影评敢说《八佰》还原历史的?

简而言之,管虎作为八佰这么一个战争片的导演,并没有在战争场景拍摄中体现出自己的水平。一个优秀的战争电影,首先他的所有战斗情节是有明确的战斗逻辑和进程的:主角一方有多少部队,敌军有多少部队,主角势力遭遇了什么情况,主角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战斗的结果是如何基于双方条件的。这是一个好的战争片的根基,也是战争片观影者的基本需求。

而随着当代影视工业条件改善,加上国内外优秀题材层出不穷,中国观众的口味也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在战斗合乎逻辑的前提下,中国观众对战斗场景的需求远不再是“排队枪毙”,和“汽油弹爆炸”能够满足的。很明显,一款2020年利用了全部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大片,理应展现出和投资相符合的服化道水平。

服化道水平《八佰》是有的。得益于电影总局的领导,近年来我国电影工业化进程加快,优秀的电影工业技术为《八佰》带来了符合其投资的拟真质感。对于一个军事爱好者来讲,《八佰》可以说“史无前例”地还原了日军1937年的状态,这部影片对日军条例口令、96式舰战、94式豆战车、上海特别陆战队军服进行了很好还原和刻画,是这几年少有的高质量,在日军服化道上下了不少功夫的高质量影片。

这里我要向这部电影的中方和日方两位军事顾问致敬,毕竟在日本,“淞沪会战”或者说整个侵华战争都是政治的极大不正确,没有多少日方学者敢在这样一个日本左右翼都会千夫所指的话题上和中国接触。

但管虎浪费了整个电影工业积累三十年的服化道和拍摄特效调度技术水平。管虎从电影工业哪里索取了当今世界也堪称一流的影视资源,但是在影片中,却给观众展现了一场演义化,毫无战斗逻辑的战斗。

我们在《八佰》里头看见了什么样的一场战斗呢?我们看见了国民党军队排队跳楼,环抱炸药,和顶着“盾牌”的鬼子同归于尽的桥段;我们看到了典型“东方主义神秘色彩”的日军,不携带火器,叼着刀、光着膀子,浑身纹身,从水里潜入和国军械斗的桥段;我们看到了国军顶着照明弹、在枪林弹雨中冲过桥头的片段。其他的还有芥子毒气弹用尿就能防毒,损失数十人就为了护旗这种片段,这都是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常识,甚至是没有道理,纯粹是瞎想的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