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晚清国防转型与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5)

参考消息 2014-04-18 11:55:06

国防,海防,建设,战略,格局

  李鸿章则明确提出,必须避免“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他认为,“唯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北塘、大沽、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之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其余各省海口略为布置,既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在此,他提出了“最要”与“次要”两个概念,强调海防建设须循此而规划实施。

  李鸿章所提方案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满足了清廷卫护京畿安全的政治需求;其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可惜的是,这一“重点建设”方案被清廷否决了。清廷强调海塞防并重,并定南北洋分段督办、平行发展为建设海防决策。这个决策无明确海防重点方向,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全面铺开”的方式超出了财政承受能力。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使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快改变国防现状,李鸿章等朝臣疆吏则再次对国防全局问题进行讨论。李鸿章等判断日本是主要威胁,俄、日势力将在朝鲜半岛方向交汇,对中国共同形成重大威胁。基于此,李鸿章明确提出以北洋所辖区域为海上防御重点。至此,清廷才全面接受海防重点建设意见,开始对北线海防实行倾斜政策,一个以北洋为重心的海防格局初步形成。

  1883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使重建中的晚清国防体系受到全面冲击。战后,清政府进行了晚清第二次国防大讨论。此次讨论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海防议”,参加讨论者已不再集中于争论海防的地位,而是多就海防建设具体问题发表看法,主要集中于两个议题:成立海军统帅机构和海军分区设防。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