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高压环境下,舱内空气流动呈“流水”状态,只要有人走动,身边人都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流经过。潜水员们相互打趣道:“只要进到舱里,咱们人人都是武林高手,走路气场很大。”

  “有时候,枯燥的工作也会给我带来一点小惊喜。”张伟平笑着说,有时候紧张工作之后,在海底收拾工具准备回舱的时候,会有龙虾自己游到工具箱。“那我们就顺手一放,带回船上。”通过递物筒把这些意外收获交给厨师,潜水队员也有机会尝尝龙虾刺身。

  7年前零的突破

  尽管此前已进行数百次的压力和密封试验,但对于首次实战的把握究竟有多大,当时谁也说不上。经检测,设备和流程上均没有问题,于是决定:开工!如今,说起饱和潜水,上海打捞局的潜水队员们谈笑风生,不过当年首次下潜,却历尽艰险。

  作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金锋堪称我国饱和潜水从研发到生产应用的实践者。他眯眼一笑:“饱和潜水在我国‘实战’零的突破始于2006年的冬天。”

  彼时,在中国南海,一根海底油管破损,使得日产9万桶原油的番禺油田不得不产量减半,损失巨大。时至岁末,一望无垠的南海上“无风三尺浪”。在南海石油氦氧饱和潜水市场被外国垄断的岁月里,因天气恶劣,10月至12月历来是潜水空白。关键时刻,上海打捞局表示:“我们可以上!”

  2006年10月初,凛冽的北风中,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饱和潜水队悄然来到番禹作业现场,摩拳擦掌站在中国饱和潜水起跑线上。

  然而,谁将是第一批进入舱内进行饱和潜水作业的队员?抉择很难。

  生命支持系统全部由水面人员控制,这等于让原本由自己掌控安全的潜水员将生命完全托付给舱外人员,这一点让他们很不适应。

  更为严峻的是,当时用于-200米饱和潜水的设备,此前锁在“深闺”整整22年!如今身为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副总经理的郭杰,当时是那次作业的潜水监督。他回忆道:“那套设备是1984年从法国购置的,直到2005年才大修了一次。”为维修设备,郭杰与主修的高级工程师侯邦昌等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做实验,跑课题,搞攻关。一年多来,面对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设备,管路、潜水脐带、泵站、数百个阀门、数百根管道……几乎所有设备被“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