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闻博】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

珍珠港事件发生至今已有80年,对于喜欢历史特别是二战史的朋友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然而它和别的著名历史事件一样,总免不了于时间的长河里在一轮又一轮大众传播的冲刷下,经历“历史变传说,传说变神话”的过程。

关于珍珠港事件,如今市面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说法,譬如关于日本错过了美军航母是罗斯福的阴谋、日本没有发动第三波空袭就撤走是实力不济等等。我遇到过不少朋友,叫不出旧日本海军的航母名字,却对各种罗斯福阴谋论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我在某本在爱好者圈子里颇有声望的杂志上也看到过一些子虚乌有的段落:

闻博:日本错过美军航母是罗斯福的阴谋?——复盘珍珠港事件(上)

截图出自战研某期,红框中的内容基本可以说是胡说八道了,“企业”与“列克星敦”号没有也没可能当天实现回合去搜索日军航母

如今整整80年过去了,在这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有必要借这个机会,让我们静下心来花点时间,从一手史料和严肃历史记录入手,重新捋一捋历史的真相,去伪存真。

一、明确核心问题

日本决心于1941年对美开战扩大侵略战争前后的基本史实已经在历史课本中做过交代,因此这里不再特别赘述。

如果把1941年末美日开战前的态势看作一场围棋,那在棋局初始,派遣全部舰队航母自万里之外直扑位于太平洋中心地带的美太平洋舰队母港——珍珠港的这一手,就好比围棋的初手天元一般惊世骇俗、出人意料。以至于作为开战伊始主要目标的马来亚、菲律宾战役都显得黯然失色。能够跳出一厢情愿的“九段击”决战思维,以出其不意获得整个战局的先机,不得不说是山本的高明之处。

(注:“九段击”作战是日本战前长期一厢情愿制定的对美作战构想,核心内容是在美舰队可能来袭的海域层层打击,通过一次海上决战决定设想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后来事实发展证明这种设想完全脱离实际。)

然而从旧日本海军的传统来看,虽然袭击珍珠港行动的规模庞大,但是本质上它仍然是个战术行动,其行动本身不外乎是效仿当年日俄战争之初,东乡派雷击舰偷袭停泊在旅顺外港的俄军战列舰的旧事。区别不过是把旅顺换成了夏威夷、用飞机代替了雷击舰而已,虽然距离导致作战难度大幅提高,但是本质区别很少。

从这个角度分析,便很容易把握日方进攻计划的核心:如何有效消灭在港内停泊的美军战列舰队就是袭击珍珠港的主菜,其他一切都是配菜。而旧日本海军机动部队接下来的所有准备和训练活动都在围绕这个核心而开展。与此对比,打击美军航空母舰方面却并没有得到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这严重影响后续诸多事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