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军工产业须解决体制问题 苏联是前车之鉴

综合 2015-02-10 15:20:03

[军工,中国,苏联]: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去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专门研究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问题。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实现军民产业良性互动,不仅是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提升国防装备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一、美俄两国军工产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启示

  上世纪“冷战”时期,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长达四十年之久的军备竞赛。两国为保证武器装备的技术领先,均不遗余力地发展国防工业,长期保持高额的国防预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竞赛中,美苏两国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美国在军事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并最终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前苏联的军工产业虽然也得到显著提升,甚至在某些军事科技领域曾一度领先于美国,但其国民经济却在这场竞赛中被彻底拖垮,最终以国家解体而收场。

  盘点这次军备竞赛,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美苏两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才导致了上述完全相反的结果。在管理体制上,美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各军工企业在政府军备采购需求牵引下,充分利用军事高科技给人们的心理预期,通过产融结合、企业上市、企业兼并在资本市场上广泛吸引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这样一种“商办官助”的体制为美国军工产业发展奠定了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而前苏联在僵化、封闭的计划经济约束下,其军工企业完全依赖国家投入,为了维持军备竞赛,政府不得不消减事关民生的经济领域的投资来满足军工企业需要;而一旦国民经济支持不下去,就停止了应有的发展活动,企业只能坐等政府财政预算的投入来“输血”,甚至通过转让已经形成的技术能力,“变卖家当”来勉强维持生存。这样一种“官办无助”的体制,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在军备竞赛中被拖垮、挤死。在运行机制上,美国军工企业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在开展军备竞赛的同时,高度重视军事高科技向民用产业的转化,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技术成功的同时,迅速将其广泛应用于民用产业,实现商业成功后又“反哺”军工产业,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前苏联则是军民割裂,几乎所有高科技和重工业都围绕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来运转,忽视利用军工技术来服务于发展国计民生的其他行业,高额的军费开支由于不能通过军工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来实现另类的“转移支付”,因此犹如投入了无底洞,最终导致其国民经济崩溃,出现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结局。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